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招生问答 > 招生简章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2025年招生简章

来源:小叶
时间:2024-11-24 20:00:59

学校都有自己的官网,上面有学校的招生简章,同学们可以登录学校的官网查询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而每份招生简章都会包含学校本年度的招生计划和学校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学校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心仪学校的招生简章。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办学简介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是东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制3年,全寄宿管理。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东莞县农业技术学校”。

2000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3年更名为“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2011年东莞市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撤并入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2012年7月,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12月,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同年,成为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202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广东省绿色学校”。

2021年成功获批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

微信截图_20241108201624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71名专任教师中,全部取得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有56人获得硕士学位;有147人取得中级职称,98人取得高级职称,分别占专任教师的55.47%和36.98%。

有专任双师教师113人。先后拥有7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和1个“名班主任工作室”,现有1名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2名市级工作室主持人,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9名市级学科(班主任)带头人,10名市级教学(班主任)能手。

其学科涵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美术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等五大专业。教师团队在2019—2021年,连续三年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办学规模

学校是东莞市中职教育办学规模较大、育人效益较好的骨干学校之一,位于东莞市莞城区,校园占地面积9.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实训面积2.5万平方米。

2020年,根据市政府的办学调整要求,学校全力推进学院路校区改扩建工程,2023年8月改扩建项目正式移交并投入使用。

目前,学校共拥有92个教学班,在校生4700余人,校内专任教师271人,专任“双师型”教师113人,研究生学历66人,高级讲师98人,已成为东莞市中职教育办学规模较大、育人效益较好的骨干学校之一。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报名办法

1.参加东莞市中考的应届考生需在东莞市中招系统网站上按第二批(含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填报志愿,由市中招系统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第一志愿优先),按中考分数择优录取。

2.不在东莞参加中考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我校招生办公室报名登记,通知面试,择优录取,额满即止。

(1)报名地址:东莞市莞城街道学院路287号招生与就业服务中心(校门左侧)

(2)面试提供资料:①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②中考成绩证明;③初中毕业证书或学生综合素质等相关证明(初中学校盖章)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收费标准及相关政策

(1)收费标准:每学年收取住宿费660元,课本资料费待入学后按实际数收取。

(2)免学费: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凡是入读我校的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本市户籍学生、本省“双转移”地区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港澳台户籍学生、华人华侨子女和残疾学生均免学费。(注:依据省市文件规定,个别不能享受免学费政策的学生,理工类、语言类、艺术类、计算机类专业每学年学费3800元,其他专业3300元)

(3)国家资助:符合家庭经济困难条件的学生(包括城市户籍)除可免学费外,还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助学金补助标准是一、二年级共补助4000元。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办学条件

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田径运动场、足球场、师生食堂、多功能礼堂;

建有校园网、信息中心、会计实训中心、物流实训中心、大数据实训中心、旅游酒店餐饮实训中心、电商实训中心和校企产业培训学院等。

教室配备先进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了校园网络化、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为学生学好专业、掌握技能、发挥特长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东莞经济贸易学校办学成果

近5年来,每年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1500人左右。65年来,学校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深厚的办学基础;

为高职院校输送了大批量优质生源,为社会培养了50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数百人成为政行企各界的管理精英;

上千人成为劳动标兵,近万人成为技术骨干,为东莞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在东莞独一无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知识的储备是需要时间投入的。学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以后的努力上,现在努力也更切实际些,越早学习知识的沉淀就越扎实,以后的精力是会下降,学习知识可能就没有那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