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招生问答 > 中专学费

杭州良渚职业高级中学收费情况

来源:开水
时间:2023-12-06 01:12:16

健康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而坚持每日锻炼则是达到健康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同学们要时刻保持对身体的关注,通过每日锻炼来塑造良好的体魄、提升免疫力、增强学习和生活的活力。同学们平时可以把握体育课的时机,好好锻炼身体。下面请看杭州良渚职业高级中学收费情况。

一、杭州良渚职业高级中学收费情况

专业名称联办单位学制学费
精细化工技术(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杭州职业技术学院5免学费
分析检验技术(食品检验方向)自办3免学费
环境监测技术(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抗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5免学费
物流服务与管理(电商方向)自办3免学费
会计事务(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5免学费
会计事务自办3免学费
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5免学费
中餐烹饪自办3免学费
中西面点自办3免学费
西餐烹饪(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班)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5免学费

二、杭州良渚职业高级中学助学政策

1.免学费:全校在籍学生免学费。另外涉农专业的学生,免学费基础上,享受涉农专业补助每学期1000元/人(高一至高二年级共四个学期可享受此项补助),具体以当年相关政策为准。

2.奖学金:学校每学年设置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中一等奖学金奖励600元,二等奖学金奖励400元,三等奖学金奖励200元,特别优秀的,可申请6000元/年的国家奖学金。此外学校设置技能奖学金(一等奖400元、二等奖200元、三等奖100元),每学年对技能突出的学生予以表彰。

3.助学金及贫困补助:对于困难家庭学生(符合国家相关认定标准及证明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每学期1000元/人。另外余杭区户籍持证(持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残疾学生、城市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证件之一的)学生餐费享受每月450元补助(一年10个月,共计2250元),免住宿费400元。

4.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三、杭州良渚职业高级中学资助情况

2019 年学校修订《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校内人民助学金”发放实施方案(2019 修订稿)》按照浙江省职业学校学生校内人民助学金发放的精神,表彰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技能出众的优秀学生,关怀品学兼优的困难家庭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面向现代企业需要的“德技双馨”人才。

校内人民助学金分成助学和奖学两大块,助学金用于特殊困难学生的补助,奖学金是对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进行奖励。助学奖学经费来源政府下拨的“校内人民助学金”专项经费,并在专项经费额度内针对本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开支各类助学奖学经费。原则上按照助学50%左右+奖学50%左右的比例发放。2019 年学校组织班主任、党员干部对学生进行家访,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将资助金资助效用最大化。

20200924091858296325

四、杭州良渚职业高级中学简介

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前身为余杭县良渚中学,创办于1956年,迄今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1983年开办职业高中,是我区最早的职业学校,是区人民政府直属的公办学校。学校坐落于余杭区良渚街道,校园占地面积为29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000余平方米,总投资超亿元。学校教育设施完善,有按国家标准配备的化工、烹饪、财会、物流、电子电工和公共计算机等六大专业实验实训区,实验实训场室47个,有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学多媒体系统、广播电视双向点播系统、学校视觉形象系统等。现有25个教学班,1300余名学生,80名教职工。

五、杭州良渚职业高级中学机构设置

专业建设强学校始终把适应市场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放在首位,已逐步形成了以化工为主体专业,以烹饪和财会为特色专业,以电子和物流为辅助专业的专业体系。其中化工专业是浙江省化工课程改革的责任学校,是省专业大组副理事长学校;烹饪专业是我区单列专业,是厨师培训基地和技能考核鉴定站,2011年5月与比利时杜伊能餐饮学院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被誉为现代厨师培养的摇篮。财会专业是杭州市大组成员学校,教师的业务竞赛和学生的专业技能竞赛名列余杭区前茅。学校加大专业投入,新建了综合实验楼,建筑面积达25000余平方,专业设施设备总投入2000余万元。

六、杭州良渚职业高级中学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高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推进项目教学实践,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效,逐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旨,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教学体系。重视教学管理,各级各类竞赛屡屡获奖,高职考、会考名列同类校前列。近三年,高职考上线人数逐年上升, 2010年上线123人,2011年上线146人,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区级以上竞赛中,学生获奖累计280余人次,教师获奖累计60余人次,论文获奖(发表)120余篇,课题立项20余项。

通过坚持每日锻炼,同学们不仅可以获得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还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表现。因此,同学们一定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积极采取行动,培养每日锻炼的习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良好的身体是持续学习的前提,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没有负担的学习。